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myore

或跃在渊,位乎天德.咸速恒久,否极泰来.多磨难者成大事! 淘气不长大

 
 
 

日志

 
 
关于我

1.弹钢镚儿 2.转速倍频 3.绝对转动 4.永动机 5.绝对时空 6.拖动钟尺 7.电磁变阻(负电阻) 8.矢量时空(矢量物质、矢量能量)(负时间、负长度)

答复周吉善关于交流奥斯特实验的疑问  

2012-01-03 19:36:00|  分类: 他山石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答复周吉善关于交流奥斯特实验的疑问

 

邯郸  张建军  kfydj@126.com

 

周吉善对建军实验表示关注,谢谢了。网页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05be30102e061.html,给出了周吉善的具体意见。谢谢。

周吉善的建议,其实也是2011.12.25科学文化沙龙建军演示实验之后专家的集中建议(这些专家根本就没有理解叠加原理的根本,对惯性理解偏失,因此竟然对地磁场的影响居然认为复杂,真的不懂简单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有必要回答一下。

按,20111209 23:18 (星期五),写给吴水清并抄送李会容、甘世德的信件中,建军提到,

我的实验大体是这样的:

①交流奥斯特实验从实验操作上是最简单的。

②脉动直流电径向导线在高强磁铁的磁场中的振荡实验在操作上也是很简单的,并且这和交流奥斯特实验一样,重复性非常好。但是这两个实验难以让人直接体会右手安培力的直接结果。

③视频107实验的结果,才是最容易让人想到右手安培力直接实验。这个实验虽然操作也简单,但是实际实验时,因为滑动触点的接触会烧蚀,实验时有时容易烧坏滑动接触部分而绝缘不导电,实验时需要刮去表面的烧蚀物。这个实验的效果有时特别好,有时效果差,尽管每次都可以确切的观察到。而且,同样的实验条件,这天观察到顺时针转动,改天有可能还是顺时针,也可能就改成了逆时针。

这就表明,建军早就料到了这些专家的意见。但是,为什么不演示视频107的实验,而演示交流奥斯特实验呢?

原因在于这样可以和历史上奥斯特实验打开电磁学的大门,造就电学牛顿安培和激发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文明比较。

事实上,交流奥斯特实验不是建军实验发现的,而是通过实验结果逆推而得到的结论,动手实验,果然如此。即交流奥斯特实验是理论推导结果。真正实验发现是,通以交流电线圈的一边在稳恒磁场(永磁体)中向一个确定的方向移动,即总是向磁铁的位置移近!周吉善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吧,对教科书的迷信是没有用的。建军提供的《迈入交流奥斯特实验之门》原稿,吴水清没有在新浪博客发布,myore网易博客给出了原文,http://myore.blog.163.com/blog/static/16671802011111410853722/2011.12.12,晚上22:12:03)其中有一段文字为,“一开始对实验现象称为颠覆左手定则,后来为了名称的简洁和教科书已有规律的对比,改称右手安培力。实验中发现,在某种磁场结构的特定空间位置,直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与载流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无关,与磁场的方向无关,因此发现通以交流电的线圈的一边,可以在稳恒磁场中向一个确定的方向偏转(移动)。代表实验视频是079http://v.youku.com/v_playlist/f5162594o1p78.html后来为了使得实验更加简单,采用对称换位的思路,把“通过交流电的线圈的一边在稳恒磁场中向一个确定的方向偏转”实验现象反过来做,即通以交流电的直导线旁边的小磁针必然向一个确定的方向偏转,这就是交流奥斯特实验”。

独立的实验结果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实验的对比才是认识本质的关键。

这些专家没有认真阅读建军原始提供的《迈入交流奥斯特实验之门》(事前,建军要求吴水清把电子文件发布到每一位参会者的电子邮箱,事前了解),没有认真观看建军提供的实验视频,更没有认真的思考。而且对建军的答辩也没有耐心的听取,比如,建军现场提出,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今天做实验可能是顺时针,改天可能是逆时针,25日现场的专家根本没有认真听取,就武断地打断建军的话,说不可能。

闭目塞听,连实验事实都没有了解,就认为自己对教科书的知识了如指掌,建军实在没有进一步辩解的必要。

你没有听说过的实验事实多了,如果想取得真正的创新突破,一定要谦虚地向法拉第学习,首先把法拉第转盘实验熟悉了解。否则,根本没有理解教科书、驾驭知识的能力,当然更没有能力认识建军的实验结果了。

繁复的辩解没有意义,myore的网易博客和优酷空间已经给出了详细的文章和实验视频,相互对比的实验方案很多,如果没有时间去了解,就不要乱发议论,否则,等科学界认可建军成绩的时候,明确自己的无知是否太晚了?毕竟,这些议论都是有历史记录的,张建军所以做全程视频,就是为了记录历史,http://v.youku.com/v_playlist/f6311758o1p42.html,因此,不管是赞成还是反对,都要慎言,免得在历史的长河中摔了跟头,自己还不知道!

特注:建军把实验装备准备了3套装,全部留在北京,就是让大家重复实验的,如果连实验都没有重复,就大加否定,是否连最起码的科学常识都抛弃了!建军把实验装备留在北京,绝对不是无关紧要的事情——这是大手笔!所以,真正关心实验创新的,还是首先了解myore的网易博客和优酷空间的文章和视频,然后动手实验,搞清楚根本,否则一切谈论,只能够在历史上留下笑柄,

 

 

答复周吉善关于交流奥斯特实验的疑问 - myore - myore

 

 

                               二〇一二年一月三日

myore

网易博客:http://myore.blog.163.com/

优酷空间:http://u.youku.com/myore

E-mailkfydj@126.com

工作单位:邯郸县粮食局综合业务科

单位地址:河北省邯郸市和平路345

邮政编码:056005

办公电话:0310-8132116

    者:张建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05be30102e061.html

志杰博客书(97周吉善关于张建军发现奥斯特实验的来信

吴兄:您好!

因为我们有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之约,我才如此称呼你。

看到张记书如下的话:

"我们邯郸的张建军发现奥斯特实验的直导线如果不用直流电而用交流电,旁边的小磁针依旧可以向确定的方向偏转",我不得不给你写这一封信

奥斯特实验还有一个细节,是绝对不可以忽视的:如果把电流方向改变后,磁针的方向也必然改变;我国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也就是说电流的方向每秒钟要变换50次,磁针的方向也必须变换50——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视觉停留的时间好像是0.6秒或0.06秒,而磁针变换方向的时间为0.02秒。有谁能够分辨清楚磁针的转动呢?

小磁针依旧可以向确定的方向偏转,是必然的结果——如果磁针在转动,人的视觉根本就分辨不出来;很可能是电流对磁针作用的力矩不足以让它做如此高速的转动,才会呈现出跟直流电并无差别的现象。

不是我总爱唱反调,主要因为我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参照另类,对于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又了如指掌;才不得不指出这两点常识存在的事实。

创新虽然都必然以反传统的形式出现,但是反传统并不意味着都必须反常识,因为在传统常识二者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

愚者千虑,也必有一得。请兄慎思之。 

多多保重,目前正是初九寒冬。

周吉善匆匆

学术动态8461         2011/12/30           p.24741-24740

北京相对论研究联谊会学术委员会张志杰纪念室主办  主编: 吴水清

  评论这张
 
阅读(790)|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